核心提示:“中国佛教事业发展在新时代具有优越条件和良好机遇,但自身在佛教中国化进程、教风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近日,中国佛教协会新当选会长演觉在佛协所在地北京市广济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国佛教事业发展在新时代具有优越条件和良好机遇,但自身在佛教中国化进程、教风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近日,中国佛教协会新当选会长演觉在佛协所在地北京市广济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国佛教事业发展在新时代具有优越条件和良好机遇,但自身在佛教中国化进程、教风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近日,中国佛教协会新当选会长演觉在佛协所在地北京市广济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他表示,佛协新一届理事会将围绕适应新时代新阶段要求,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认真研判佛教事业发展需要优先处理的具体问题。
一是要以主动求变的精神增强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内生动力,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演觉说,对佛教中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影响佛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要敢于面对,以变革的精神推动解决,要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致力于护国利民、服务社会。
二是要加强教风建设,抵制佛教商业化不良影响,巩固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演觉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佛教商业化问题突出,法事活动讲排场比阔气、寺庙建设搞攀比求奢华等不良风气不仅扰乱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更损害佛教形象教风、败坏社会风气。教风建设是保持佛教精神本色、维护佛教清净庄严形象的根本。新一届理事会将指导全国佛教界加强制度保障,解决突出问题。
三是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千秋大计。演觉告诉记者,理事会将研究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统筹中国佛教协会和地方佛教协会资源,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全面提高培养能力;着力指导佛教院校完善内部治理,加强自身建设,建设人才梯队;进一步明确并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不断提高佛教人才的综合素质。
